春染八桂,歌飞三月。3月31日,恰逢广西三月三传统佳节,学校举行2025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活动。学校相思湖雨露服务队策划的 “多彩三月三,共绘民族情”活动在相思湖畔拉开帷幕。来自四面八方的各族师生相聚一堂,以艾叶锤敲响祝福,以拓印卷收藏时光,在春日里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约,用指尖的温度勾勒民族团结的壮美画卷。

一锤一艾叶:手作里的千年养生智慧
民族手工体验区成为活动焦点,各族师生亲手制作壮族传统艾叶锤,清新的艾草香与布艺手作的温度交织,传递着古老的壮医养生智慧。“艾叶锤湿驱寒,锤身的针脚要均匀,这样敲打起来才舒服。” 一位同学边示范边讲解。另一位同学捧着刚做好的艾叶锤感叹:“第一次接触壮医文化,小小的锤子里藏着这么多讲究,传统手工艺太神奇了!” 非遗技艺在青年师生手中焕发新生,成为跨越民族的情感纽带。

一纸一墨香:拓印中的千年文明对话
“轻蘸墨汁,从中间向四周轻轻按压,注意别让宣纸起皱……” 在非遗拓印区,小朋友们在队员指导下,将花山岩画、铜鼓纹、壮锦图案等民族图腾拓印到宣纸上。斑驳的石纹与浓淡的墨色交融,神秘的远古符号跃然纸上,仿佛在诉说骆越先民的生活图景。一名同学小心翼翼地捧着拓印好的作品,眼中闪烁着光芒:“这些图案是祖先留下的密码,拓印时就像在和千年前的文明对话。”

以文化为桥:共赴民族团结之约
三月三的春风里,艾叶锤的敲打声与拓印时的细语交织成歌。“此次活动不仅是技艺体验,更是一次文化认同的凝聚。” 活动负责人表示,通过 “可触摸、可参与” 的方式,让非遗走向校园,走入生活,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各族师生心中生根发芽。未来,相思湖雨露服务队将继续以文化润心,搭建更多交流平台,让各民族师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,共同谱写新时代的团结赞歌。